技术相关术语
dApp(去中心化应用):基于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应用程序,无需中央服务器。
Layer 1:基础层区块链协议,如比特币和以太坊。
智能合约:在区块链上执行的自动化协议,确保合同条款得以执行。
Layer 2:扩展解决方案,旨在提高Layer 1区块链的性能和可扩展性,如闪电网络。
跨链:指在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和资产的交互。
交易相关术语
HODL:源于“hold”的错拼,指长期持有加密资产,不管市场波动。
Whale(鲸鱼):持有大量加密货币的个人或实体,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。
FOMO(错失恐惧症):担心错过投资机会而急于进入市场的心理。
Pump and Dump:人为抬高资产价格(pump),然后迅速抛售(dump)以获利。
Gas Fee(燃料费):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进行交易时支付的手续费。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术语
Yield Farming(收益耕作):通过提供流动性来赚取回报的行为。
Liquidity Pool(流动性池,简称“LP”):用户存入的资金池,用于去中心化交易和借贷。
TVL(总锁仓价值):DeFi协议中锁定的总资产价值。
Staking(质押):将加密货币锁定在网络中以支持其运行,并获得奖励。
APR/APY:年化收益率(Annual Percentage Rate)和年化收益百分比(Annual Percentage Yield),通常用于描述收益耕作或质押的回报率。
非同质化代币(NFT)术语
Minting(铸造):创建新的NFT并将其发布到区块链上。
Floor Price(地板价):NFT市场中最低的出售价格。
Gas War(燃料战):在高需求NFT铸造期间,用户竞相支付更高的Gas费以确保交易成功。
Rarity(稀有性):NFT在特定系列中有多稀有,通常影响其价值。
Metaverse(元宇宙):融合了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和区块链技术的虚拟空间。
其他常见术语
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:通过智能合约管理的自治组织,成员通过代币投票参与决策。
KYC(了解你的客户):加密交易所和项目用来验证用户身份的流程。
Airdrop(空投):项目方免费分发代币给社区成员或特定用户群体。
Rug Pull(拉地毯):项目方突然退出并带走所有资金的诈骗行为。
DYOR(自己做研究):鼓励投资者自己进行研究,不盲从他人建议。
Alt(山寨):指除比特币(BTC)以外的所有加密货币。
姨太(以太坊,ETH):常用来讨论以太坊项目和生态系统内的发展。
“To the moon!”:很多投资者对加密资产长期价值的乐观表达。
基本面分析:一种评估加密货币价值的方法,通过研究项目的技术、团队、市场需求和社区活动等基本因素,一般用于投资决策,特别是在长线投资中。
一级市场:指新发行的加密货币或代币的市场,通常通过ICO(Initial Coin Offering)、IEO(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)进行筹资。
二级市场:指已经发行的加密货币或代币的交易市场,如交易所(Binance、Coinbase等)。
KOL(Key Opinion Leader,关键意见领袖):在加密货币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,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对社区具有重要影响。
BD(Business Development,业务开发):负责建立和维护商业关系,推动项目的业务增长。
DM(Direct Message,私信):在社交媒体平台(如Twitter、Telegram)上发送的私密消息。
钻石手(Diamond Hands):指在市场波动中坚定持有加密货币的投资者,不轻易卖出。
100x:指投资回报率达到100倍,即投资金额增加100倍,类似的还有:1x、5x、10x等。
撸毛:指一些用户或工作室通过参与空投(Airdrop)和其他免费分发活动来获取加密货币和代币的行为。
伸手党:指一些不做功课、不想学习、只希望别人给他发财富密码,亏了、卖飞了还要骂娘的人。
原创文章,作者:ibelive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iku.xyz/108.html